2019-2020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七年级(上)期中历史试卷(含解析)试卷 答案(更新中)

2019-2020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七年级(上)期中历史试卷
第I卷(选择题)
一、单选题(本大题共20小题,共40.0分)
1.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。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,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(  )
A. 元谋人 B. 山顶洞人 C. 北京人 D. 蓝田人
2. 元谋人、北京人、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。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,主要通过(  )
A. 神话传说 B. 史sj载 C. 学者推断 D. 考古发掘
3. 在历史剧“河姆渡人”中,不该出现的情节是(  )
A. 种植水稻 B. 饲养猪狗等家畜 C.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. 会使用天然漆
4. 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籽.”据考古发现,使用磨制石器,种植粟的是(  )
A. 北京人 B. 山顶洞人 C. 河姆渡居民 D. 半坡居民
5. 我们说自己是“炎黄子孙”,是因为(  )
A. 中国人善于想象 B.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
C.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. 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
6. 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,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,历史上称为(  )
A. 推选制 B. 禅让制 C. 民主制 D. 选举制
7. 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(  )
A. 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B. 禹建立了夏朝
C. 禅让制被破坏 D. 社会生产的发展
8. 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《新理论中国历史 中四上》中提到:“周天子具有‘一尊’的统治地位,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.”材料中的“诸侯”产生于(  )
A. 世袭制 B. 分封制 C. 郡县制 D. 奴隶制
9. 商周时期,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(  )
A. 纺织业 B. 制瓷业 C. 青铜制造业 D. 造纸业
10.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?(  )
A. 夏朝 B. 商朝 C. 西周 D. 秦朝
11. 春秋战国乱悠悠.“春秋五霸”、“战国七雄”等争霸局面的出现,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(  )
A. 世袭制 B. 禅让制 C. 分封制 D. 郡县制
12. 2014年5月6日,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颖上县第九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。管子即管仲,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,被称为“春秋第一相”。他辅佐下列哪位诸侯成为春秋首霸(  )
A. 秦孝公 B. 晋文公 C. 楚庄王 D. 齐桓公
13. 如图是《战国七雄形势图》,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(  )
A. 秦、楚、齐、燕 B. 齐、楚、秦、燕 C. 燕、齐、秦、楚 D. 燕、齐、楚、秦
14.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战役。以下典故与这一战役有关的是(  )
A. 退避三舍 B. 纸上谈兵 C. 臣薪尝胆 D. 风声鹤唳
15. 如图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(  )
A. 统一了文字、货币、度量衡 B. 修筑驰道,统一车轨
C.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. 修筑了万里长城
16. 秦统一后,为巩固统治,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。其中,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(  )
A. 刺史 B. 丞相 C. 太尉 D. 御史大夫
17. 下列四本书在秦始呈焚书后还可以查阅到的是(  )
A. 《周易》 B. 《论语》 C. 《道德经》 D. 《春秋》
18.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(  )
A. 秦始皇焚书坑儒,引起知识分子的不满 B. 中央集权已经过时
C.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,违背历史潮流 D. 秦的暴政
19. 公元前202年,刘邦建立汉朝,定都(  )
A. 咸阳 B. 洛阳 C. 长安 D. 巨鹿
20. 关于“文景之治”出现的原因,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(  )
A. 吸取秦亡教训 B. 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
C. 汉初“休养生息”政策取得成效 D. 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
第II卷(非选择题)
二、填空题(本大题共5小题,共16.0分)
21.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______的国家之一。_____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。北京人会打制石器,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,叫做“______”。
22. 中国是农业大国,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。目前,世界上最早的栽培______、______和黍均发现于中国,是我们的祖先为______作出的重要贡献。
23.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,制作生产工具,种植五谷和蔬菜;还制作______,发明______,会煮盐,教人们通商交换;制作乐器______,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。
24. 甲骨文使用______、______、______、______ 等多种造字方法。
25. 春秋后期,______农具和______的出现,促进了农业的发展。
三、问答题(本大题共1小题,共4.0分)
26.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,造就了孔子、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、学术思想繁荣,形成了“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请你在括号中填写相应的诸子百家中的人物。
①无为而治–______。
②提倡法治–______。
③为政以德–______。
④兼爱非攻–______。
四、材料解析题(本大题共4小题,共40.0分)
27. 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 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,工具简单粗糙,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。他们就几十个人在一起,共同劳动,共同分享劳动果实,过着群居生活。
材料二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。一个氏族一般只有几十个人,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,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,共同劳动,共同分配食物,居住在一起。
请回答:
(1) 根据材料,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。
(2) 人们常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,你同意这一观点吗?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。
28. 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:
材料二: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,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,要求臣下勤恳办事,“有功于民”。他关心百姓,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……
材料三:商纣王滥用民力修建豪华的宫殿,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,设“炮烙之刑”。
(1)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君王的生活?这个朝代在他的统治下命运如何?
(2) 材料二体现了汤怎样的治国思想?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,商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?
(3) 材料三中的纣王与材料一中的君王有何相似之处?纣王最后落得一个怎样的下场?
(4) 结合三则材料,你觉得作为一个君王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?(请至少说出一点)
29. 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:卫鞅曰:“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法古。故汤武不循古而王,夏殷不易礼而亡。反古者不可非,而循礼者不足多。”孝公曰:“善。”以卫鞅为左庶长,卒定变法之令。
–《史记,商君列传》材料二:“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自由买卖。奖励耕战,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,可免除接役;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,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。建立县制,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。”
(1) 材料一中“卫鞅“指的是谁?“孝公”指的是哪国国君?该议论代表哪个阶级?什么时间进行的变法?
(2) 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?
(3) 材料二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?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?
(4) 材料二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什么?
(5) 结合当前改革开放,谈谈商鞅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。
30. 为政以德,譬入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–《论语 为政》你认为孔子提倡“为政以德”“道之以德”有什么积极的意义?
答案和解析
1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根据所学可知,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。ACD知道使用天然火。
故选:B。
本题考查学生对山顶洞人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。
本题难度适中,考查学生识记能力。
2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考古发掘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、遗迹等,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。通过考古发掘,人们获得了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。
故选:D。
本题以元谋人、北京人、山顶洞人为依托,考查的是考古发掘的知识.
本题以元谋人、北京人、山顶洞人为依托,考查的是学生对考古发掘特征的有关知识的记忆、理解能力.
3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(长江流域)的河姆渡原始居民,使用磨制石器、骨器、用耒耜耕地,住干栏式房屋,种植水稻。他们还饲养家畜,会制造陶器、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,会挖水井。所以ABD选项属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,C选项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。
故选:C。
本题以在历史剧“河姆渡人”中,不该出现的情节为切入点,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。
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。理解并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。
4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,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。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,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,用石刀收割庄稼,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,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。
故选:D。
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农耕生活的有关内容.
注意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.
5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相传黄帝所处的时代,各个部落经常打仗,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,随后黄帝又打败炎帝,最后炎黄两大部落走向联合,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。所以我们今天经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。
故选:D。
本题考查黄帝和炎帝。
知道“炎黄子孙”这一说法的由来。
6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传说继黄帝之后,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、舜、禹。相传尧年老的时候,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,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。舜年老后,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。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,历史上禅让制。
故选:B。
本题考查禅让制度。禅让制是我国古代原始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。
掌握禅让制度的内容。
7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公元前2070年,禹建立夏朝,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,奴隶社会的开始。
故选:B。
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知识点。
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。
8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根据所学判断,西周实行分封制,周天子把土地、平民和奴隶分给亲属、功臣等,封他们为诸侯,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,镇守疆土,保卫王室。
故选:B。
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内容.
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,完全回扣教材即可选出正确答案.
9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夏、商、西周三代被人们称为“青铜时代”,源于青铜器在商、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同时,人们又将这一时期称为“青铜文明”,也是因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影响巨大。但并非说青铜文明就单指青铜器的制造行业而言,夏、商、西周繁荣的农业、畜牧业、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青铜文明。
故选:C。
本题考查了青铜文明.
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,需要准确识记商周青铜文明.
10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。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,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,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,从商朝开始。所以答案选B。
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老文字的有关知识。应掌握甲骨文的有关知识。
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。
11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西周初年,周天子实行分封,受封的诸侯王负责镇守疆土,保卫王室。春秋时期,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,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,出现了“春秋争霸”的局面,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,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。
故选:C。
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,应重点掌握其内容.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“春秋”“战国”.
重点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,并能分析其不利影响.
12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,注重发展经济,改革内政,齐国很快富强起来,后齐桓公提出“尊王攘夷”口号,最早成就霸业。
故选:D。
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识点的识记。
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。
13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战国位置按口诀记:东南西北到中间,齐楚秦燕赵魏韩。因而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燕、齐、楚、秦。
故选:D。
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位置.
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.结合课本基础知识便可做出正确判断.
14.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,纸上谈兵指的是秦赵长平之战时的赵军主帅赵括只擅长理论,没有实战经验,结果赵军大败,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军。
故选:B。
本题考查长平之战的相关知识。
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。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。
15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图示所指是秦始皇,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策略,兼并六国,统一全国,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,定都咸阳,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,政治上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。在中央设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大夫,分管行政,军事,监察,地方实行郡县制,加强了中央集权,经济上秦始皇统一货币、统一度量衡,文化上统一文字,把小篆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。军事上派将军蒙恬北击匈奴,修筑万里长城。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深远影响,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。
故选:C。
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统一的知识点,注意把握秦始皇的历史功绩。
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功过,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,解题关键是科学评价秦始皇采取的措施和政策。
16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,最高统治者称皇帝,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;中央设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大夫,分管行政、军事和监察.御史大夫分管监察.
故选D.
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.
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,需要准确识记御史大夫分管监察.
17.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秦始皇下令焚毁诸子百家之作及其余六国史书,规定除政府外,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、占卜和种植的书,而《周易》一书讲关于占卜的,因此可以阅读到的。
故选:A。
本题考查秦朝的思想措施的影响。
本题注意理解《周易》这本书。
18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秦始皇穷兵黩武、好大喜功,滥用民力,大兴土木.焚书坑儒,禁锢人们的思想,沉重的赋税、繁重的徭役和兵役,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、宫殿、驰道、建陵墓,其刑法极其严酷.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,秦朝灭亡.
故选D.
本题考查秦末农民战争.
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,注意掌握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.
19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依据所学,公元前202年,刘邦称帝,建立汉朝,定都长安,历史上称为西汉。刘邦就是汉高祖。
故选:C。
本题考查西汉建立。
本题以西汉建立为背景,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。
20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根据所学可知,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们,从秦朝灭亡中吸取教训,加上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,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,为了恢复经济,巩固统治,实行“休养生息”的政策,经过该政策的实施,到文景帝时期,社会比较安定,百姓富裕起来,形成了“文景之治”的局面,故ABC说法正确;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现象是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建议后出现的,该说法符合题意。
故选:D。
本题以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为切入点,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。
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,注意掌握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。
21.【答案】最多 元谋人 旧石器时代
【解析】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。生活在距今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。北京人会打制石器,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,叫做旧石器时代。
故答案为:
最多;元谋人;旧石器时代。
本题考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的相关知识,结合所学即可作答。
识记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的相关知识。
22.【答案】水稻 粟 人类文明
【解析】依据所学,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,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。河姆渡人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,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,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。
故答案为:水稻;粟;人类文明。
本题以中国是农业大国,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切入点,考查半坡人、河姆渡人的相关知识点。
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。理解并识记半坡人、河姆渡人的相关史实。
23.【答案】陶器 纺织 琴瑟
【解析】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,种植五谷和蔬菜:还制作陶器,发明纺织,会煮盐;教人们通商交换;制作乐器琴瑟。是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,他尝遍百草,教人医疗与农耕。也因为此两项重要贡献,被世人尊称为“药王”“五谷王”“五谷先帝”“神农大帝”等,为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,不但能保佑农业收成、人民健康,更被医馆、药行视为守护神,是农业、医药、商业、建筑业等多个关系到人类社会生计的行业的鼻祖。
故答案为:
陶器; 纺织;琴瑟。
本题考查炎帝,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。
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。注意掌握黄帝和炎帝的有关内容。
24.【答案】指事 会意 形声 象形
【解析】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,使用象形.指事.会意.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.其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叫形声,用图形、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象形.
故答案为:
甲骨文使用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象形等多种造字方法.
本题考查甲骨文.
本题掌握甲骨文相关知识.重点熟记基础知识.
25.【答案】铁 牛耕
【解析】春秋时期,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。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。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,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,促进了农业的发展。
故答案为:
铁;牛耕。
本题以春秋后期农业的发展为依托,考查的是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知识。
本题以春秋后期农业的发展为背景,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、理解能力。
26.【答案】老子 韩非 孔子 墨子
【解析】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,造就了孔子、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、学术思想繁荣,形成了“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老子主张道法自然,无为而治。天人合一,一切顺其自然,不可强求。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,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。他主张改革,提倡法治,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,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。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他的核心思想是“仁”,主张“仁者爱人”,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,爱惜民力,“为政以德”。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“兼爱”和“非攻”,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,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;坚决反对以大欺下、以强凌弱的战争。
故答案为:
①老子;②韩非; ③孔子; ④墨子。
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。把握诸子百家中的人物及其主张。
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。注意掌握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。
27.【答案】【小题1】(1)由两则材料和课本知识可知,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,工具简单粗糙,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,共同劳动,分享劳动果实,过着群居的生活;山顶洞人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,他们使用公用的工具,共同劳动,共同分配食物,居住在一起,以此作答即可。
(2)由两则材料和课本知识可知,山顶洞人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种,用的石器是磨制的;而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种,用的石器是打制的。山顶洞人的脑容量比北京人大。山顶洞人已经会制造饰品,懂得打扮。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,所以生产的发展是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。
故答案为:
(1)相同:很多人生活在一起,共同劳动、共同分享。不同:北京人过着群体生活,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。
(2)同意。因为山顶洞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,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,会人工取火,过着氏族生活,这些都比北京人有所进步。
【小题2】
【解析】本题以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为切入点,主要考查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不同之处,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。依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作答即可。
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,需要灵活运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。
28.【答案】【小题1】(1)根据材料一可知反映的是我国夏朝的君主桀的生活。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,他在位期间实行暴政,导致夏朝的灭亡。
(2)约公元前1600年,商汤战胜暴君夏桀,建立商朝,定都亳。商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,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,要求臣下勤恳办事,“有功于民”。他关心百姓,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,商朝很快强大起来。
(3)夏桀修建许多豪华宫室,无休止的征发百姓,强迫他们服劳役,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,反抗桀的暴政;暴君商纣修筑豪华宫殿园林,施用炮烙酷刑,镇压人民;由此我们得知材料三中的商纣王与材料一中的君王的相似之处是,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。纣王最后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。
(4)本题为开放性题目,言之有理即可。如统治者要勤政爱民、重用贤才、爱惜民力、发展生产、不能用严刑酷法对付老百姓等。
故答案为:
(1)夏朝;被商所灭。
(2)任用贤才,勤政爱民;商朝很快强大起来。
(3)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;国破家亡。
(4)统治者要勤政爱民、重用贤才、爱惜民力、发展生产、不能用严刑酷法对付老百姓等。
【小题2】
【小题3】
【小题4】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夏朝和商朝的建立与灭亡,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。
本题考查夏朝和商朝的建立与灭亡,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,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。
29.【答案】【小题1】(1)材料一中“卫鞅”指的是商鞅;“孝公”指秦国国君,该议论代表地主阶级。战国时期,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,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,公元前356年,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。
(2)根据所学知识可知,公元前356年,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。经过商鞅变法,秦国经济发展起来,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,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,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。
(3)据材料“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自由买卖。奖励耕战,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,可免除徭役;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,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。建立县制,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材料二中奖励耕织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,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。
(4)据材料“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自由买卖。奖励耕战,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,可免除徭役;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,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。建立县制,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材料二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自由买卖。战国时期,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,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,公元前356年,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,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自由买卖,有利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,从而废除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,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,确立了封建制度,改变了社会性质,这对后世的封建土地制度影响最为深远。
(5)主观性问题,符合题意即可。如通过商鞅变法可知:要勇于改革创新,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;因循守旧,必然导致愚昧和落后等。
故答案为:
(1)商鞅;秦国;地主阶级;公元前356年。
(2)经过商鞅变法,秦国经济发展起来,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,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,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。
(3)奖励耕织;建立县制。
(4)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自由买卖。
(5)要勇于改革创新,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;因循守旧,必然导致愚昧和落后。(言之成理即可)
【小题2】
【小题3】
【小题4】
【小题5】
【解析】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史实,掌握相关基础知识。
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识记与灵活掌握商鞅变法的情况、内容和历史意义。
30.【答案】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他提倡“为政以德”“道之以德”。“为政以德”即反对苛政,要求统治者爱惜老百姓,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,这体现了民本思想,有利于减轻压迫,改善民生;其道德教化思想,有利于社会风化,弘扬正气。
故答案为:
“为政以德”即反对苛政,要求统治者爱惜老百姓,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,这体现了民本思想,有利于减轻压迫,改善民生;其道德教化思想,有利于社会风化,弘扬正气。
【解析】本题以电影《孔子》和孔子的言论为切入点,考查孔子成就的有关知识。
本题以电影《孔子》和孔子的言论为依托,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成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、理解能力。
第1页,共1页

2019-2020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七年级(上)期中历史试卷(含解析)

[db:内容2]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