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中同卷·2020-2021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(三)3语文答案 S版

衡中同卷·2020-2021学年度高三一轮复周测卷(三)3语文答案 S版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、历史’全部答案将汇总在答案海洋,谢谢各位的同学的分享!
衡中同卷·2020-2021学年度高三一轮复周测卷(三)各科答案 S版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下面题目。
山顶立和海底行
李 劼
从某种终极意义上说,人生具有本然的修炼意味,只是有的人意识到了,有的人没有意识到。但不管意识到的还是没有意识到的,人生总不外乎呈现为向上和向下这两种生命状态。向上为火,向下为水;因为火不管什么时候总是向上燃烧的,而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总是向下流淌的,水往低处流。向上具有阳刚的力度,向下则有阴柔之美。中国古代的禅师把禅归结为“高高山顶立,深深海底行”。前半句指的就是火的状态,后半句说的乃是水的形象。生命有时是不断的向上、向上,力图站到山顶上去;有时却是向下、向下,顺流而下,听其自然,或者随遇而安。而什么时候应该向上,什么时候应该向下,则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自身的修为。
火和水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,但在我看来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选择火的力度,到了暮年时分,才进入水的柔美。当然,有的人一生都在向上,有的人一生都在向下,人生的方式没有公式可言。比如李白,他一生都在梦想“身登青云梯”,然而又不得。李白是个功名心很重的诗人,当皇帝把他叫进宫里去时,他得意之极,大呼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?李白一旦跨到皇宫的门槛上,就羞于与“蓬蒿人”为伍了。须知“蓬蒿人”中有的是藏龙卧虎的高人。后来,李白在皇宫里受排挤从而被逐,于是他开始牢骚满腹,说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责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。尽管李白有时也向往过“散发弄扁舟”的潇洒,但他一生更多的却是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的感叹。所谓“蜀道难”,其难者,仕途也。相比之下,苏东坡比李白更上了一层楼。苏东坡越过了“身登青云梯”的阶段,开始感叹“高处不胜寒”。李白终其一生都没有到过“高处”,所以他只是向往登高,而浑然不知高处究竟怎么样。至于苏东坡,他是到了高处的诗人,他知道了高处的寒冷。由此可见,“高高山顶立”并不完全意味着成功,也同样意味着孤独和寂寞。当一个人能感受到高处的寒冷时,李白式的功名心便开始消退了。生命由此不知不觉地转向了另一种状态,不再是一味的向上,而是走向顺流而下的“海底行”。
海底行有许多不同的方式,比如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”是一种,李叔同的皈依佛门是一种,比起山顶立那样的迎风展翅,海底行是低调的,默默无语的,甚至得有地藏菩萨那样的气度:“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。”当然,不管海底行有多少方式,其基本的人生姿态是一样的,需要一颗平常心。平常与平庸不同。平庸往往是一种苟活,而平常却是一种修为。有一部名为《英雄》的美国电影,就描写过一个具有平常心的小人物,如何在一架坠毁的飞机里奋不顾身地救落难乘客,完了又悄然离去。仿佛是为了强调一个英雄人物的平常心,导演还特意设计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细节,当这个英雄从浓烟里扶起一个女乘客时,顺手牵羊地捡走了对方的钱包。因为英雄也是人,是人就难免有人性的弱点。导演为了降低英雄的高度,不惜让他展示人的卑微和低下。且不说这种方法是否可取,但人们至少可以从中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,就人的本性而言,都是一样的,一半是天使,一半是野兽。你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,取决于你自身的修炼。海底行的海,有许多层象征意味,它既象征着芸芸众生,茫茫人世,又象征着生命的本性,内修的境界。正如山顶立有一种高昂的气势,海底行需要非凡的定力。所谓戒定慧门者,戒是自律,定是底气,慧者通灵。海底行修的是定力,而定力修成,慧门也就自然打开了。古人说仁者乐山,智者喜水。水是与智慧相关联的。爬山需要勇气,入水则得有慧根。海是博大的,在这个意义上,海又象征着一种胸怀,一种无边无际的慈悲、山有山的标高,海有海的博大。就此而言,人生对每个人来说,都是一次机会,看你能否抓住它。至于你抓住的是高山,还是大海,那是你的选择,你的命运,你的造化。反正你不要随便错过。
小题1:下列说法,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(4分)
A.“高高山顶立”和“深深海底行”,都是本然修炼的结果。
B.李白和苏轼都是想“高高山顶立”的人。
C.“高高山顶立”和“深深海底行”都需要人们有一颗平常心。
D.人们都是欲“高高山顶立”而不可得之后才转为”深深海底行”的。
E.人生的生命状态不外乎两种:向上和向下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