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高考语文(全国)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(2份)

资源预览简介:查看完整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趣找答案/直接访问www.qzda.com(趣找答案)

2022高考语文(全国)一轮复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(2份)

约9140+25380字。

  第一部分  现代文阅读
 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
  高考帮•备考方向导航
  文1[2020全国卷Ⅰ,1—3,9分]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—3题。
 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,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。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,就需要有家庭伦理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,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“礼”之中。从《礼记》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,如婚丧嫁娶,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,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,就要使“礼”制度化。
  在中国古代,“孝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。《孝经》中有孔子的一段话:“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这是说“孝”是“天道”常规,是“地道”通则,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。为什么“孝”有这样大的意义?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。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,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,而且是生产单位。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,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,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。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,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。
  “孝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,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,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。《郭店楚简•成之闻之》中说:“天登大常,以理人伦,制为君臣之义,作为父子之亲,分为夫妇之辨。”理顺君臣、父子、夫妇的关系是“天道”的要求。君子以“天道”常规处理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伦理关系,社会才能治理好。所以,“人道”与“天道”是息息相关的。
  “孝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“仁学”。以“亲亲”(爱自己的亲人)为基点,扩大到“仁民”,以及于“爱物”。基于孔子的“仁学”,把“孝”看成是“天之经”“地之义”“人之行”是可以理解的。一方面,它体现了孔子“爱人”(“泛爱众”)的精义;另一方面,在孔子儒家思想中,“孝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。因此,“孝”不是凝固教条,而是基于“仁学”的“爱”不断释放的过程。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,以“仁学”为基础的“孝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。
  社会在发展,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,“孝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。例如“四世同堂”“养儿防老”,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,又如“二十四孝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,但作为“孝”之核心理念的“仁爱”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。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,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,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,但“孝”的“仁爱”精神则不会改变。对长辈的爱敬,对子孙的培育,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“仁爱”。鲁迅在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中批评抹掉了“爱”,一味说“恩”的“父为子纲”说,提出:“我现在心以为然的,便只是‘爱’。”“孝”之核心理念“仁爱”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。
  (摘编自汤一介《“孝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》)
  1.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,正确的一项是(  )(3分)
  A.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,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。
  B.家庭既是生活单位,又是生产单位,决定了“孝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。
  C.根据儒家思想,“孝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,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。
  D.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,传统“孝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。
  2.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  )(3分)
  A.文章几次引用文献,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“孝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。
  B.文章基于对孔子“仁学”思想的认同与接受,提出了关于“孝”的意义的论断。
  C.文章在论证结构上,先引出论题,再提出观点,然后纵向深入,最后补充论述。
  D.文章既肯定“孝”的普遍意义,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,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。
  3.根据原文内容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(  )(3分)
  A.中国古代的“礼”,既有伦理性的一面,也有制度性的一面,是二者的结合。
  B.儒家从“天道”与“人道”的关系看待“孝”,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。
  C.以“亲亲”作为“孝”的基点,能使得“孝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。
  D.鲁迅从“现在怎样做父亲”的角度批评“父为子纲”说,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。
  文2[2020全国卷Ⅲ,1—3,9分]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—3题。
  《古文观止》是一个文章选本,“观止”本于《左传》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:“观止矣!”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、吴调侯在康熙三十
  ……
 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
 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
  文1[2021贵阳高三年级摸底考试]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—3题。
  指出:“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,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,而是愈挫愈勇,不断在磨难中成长、从磨难中奋起。”中华民族素有化危为机的辩证思维,能将一次次磨难变为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,这就是她饱经数千年沧桑依然熠熠生辉的思想利器。
  化危为机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。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发展史始终贯穿着化危为机的生存智慧。这种智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智力和智能,而是主体在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。这种智慧是一种经验思维,是中华民族根据事物本身所固有的、内在的、必然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,结合各种偶然性所做出的未雨绸缪。这种智慧也是一种超验思维,是预防事物发展的结果与中华民族的愿望相背离的超前性思维方式。细究历史上王朝的兴衰更迭,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——善于居安思危者强,勇于化危为机者胜。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”等古训,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化危为机的辩证生存智慧。
  化危为机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动力。实践证明,中华民族的危机每加重一分,中华儿女奋起反抗、勇往直前的动力就增添一分,危机越严重,创新动力就越大。春秋时期,混战

2022高考语文(全国)一轮复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(2份) .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